Search

我不想再讓瑣事牽著走了!​
下定決心,要事第一!​

最近每天都像打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不想再讓瑣事牽著走了!​
下定決心,要事第一!​

最近每天都像打戰一樣,把自己逼的很緊繃,往往在答應演講或一場活動的那一刻,行事曆上的時間是允許的,然而不知怎麼行事曆上的空缺一天天減少,最後往往把自己逼到很緊繃時;就在心裡嘀咕:早知道當時不要答應就好了,而這樣的感覺,總是很熟悉的反覆出現!​

最近林惠蘭教練帶領著公司同仁導讀完『與成功有約-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』,在第三習慣『要事第一』中,我有了很大的啟發,其中一個部分是我過去想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,也常常不忍對他人說不,於是經常要處理第一類『緊急重要』或第三類『緊急不重要的事』,尤其所謂急迫的事情都是對別人而言,而不是對自己很重要。​

第一、三類的事情會干擾到第二類事物,於是沒有足夠的時間放在第二類事情上-不緊急但重要的事;例如;寫計畫、規劃長程目標如行銷漏斗的建置、專業進修、公司的資訊系統導入、制度典章、人才培育、開拓新商業模式與產品、人際關係的建立(家人、同事、朋友間深度交流)....等。​

第二類事情都不緊急,但可以讓我們活出有效能的人生,因此我從現在起要練習第三習慣『要事第一』:勇敢開手說不、以原則為重心、辨別什麼是有價值、有利於實現個人使命與目標的事,然後可以將腦袋清空,專注在第二類事物,達成產出與產能的平衡...這是我接下來的功課:下定決心,要事第一​


明天晚上的『公眾表達研習班』體驗課,就是我過往沒有專注第二類事物的苦果,明明就是內容含金量很高,將我的經驗全盤和出的講座,卻因為我沒有一直應付所謂緊急的事情,以致於沒有建立起成功的宣傳管道與模式,以致於在FB大降觸及率的現在,明天只有4位報名。​

同事問我明天開不開課?我回答一定要開,因為太晚通知報名者不道義,雖然一場講座只有4個人參加是很尷尬的,但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教訓,然後近期不再開這堂課,緩一點,從頭找到工作的節奏,專注第二類事物,不讓緊急的事情干擾,好好建立起這堂課的成功模式。​

史蒂芬.柯維說,第二習慣『以終為始』若深植於心,就會受到更高價值的驅動來調整做事的順序與行程,第三個習慣『要事第一』自然更易養成。在他人眼中,我或許算是一個有群眾魅力的人,『公眾表達』是我每天的日常,分享公眾表達的心法是我的使命之一,雖然不及分享健康知識的重要,但這也是我能貢獻的一部份。​

如果您看到這則貼文,有想學公眾表達的想法,歡迎您察看留言的連結去報名,若對公眾表達沒有興趣也沒關係,至少您知道一本經典好書-『與成功有約-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』。​

同時我也想藉機分享,無論如何;我有我不同的使命、角色、目標,我正在學習將每週目標融入正確原則的架構,深入個人使命宣言提生效能。​

我喜歡這張照片中的自己,像個大男孩般輕鬆自在,其實這就是我要的樣子。​

#管理事情的重要性​
#找出真正重要的事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